数码摄影能全面代替传统的胶片摄影吗?
替代的概念要从使用者的使用功能去分拆。
不追求极致,2000万像素的数码照相机或手机拍照,已经好过普通135负片的效果。由于数码照相机和手机的芯片尺寸不同,算法和镜头的不同,应该说数码照相机还是要强于手机拍照。
但极致要求,数码和胶片还不能同比。中画幅120胶卷的一般尺寸有4X6CM、6X6CM、6X9CM*,胶片可以做成6吋、10吋甚至更大尺寸,只要镜头的像场足够大,胶片就能做多大。而感光芯片的尺寸现在还不能到随意做大吧。
如果对胶片、芯片、镜头的成像有一个概念,对数码摄影会不会替代胶片就不会在意了。
数码时代,对摄影作品,到底是坚持原片拍摄,还是允许后期创作?
我的观点,摄影应该是原片拍摄。真实的还原本来的模样。
你后期制作,加入了很多人为的因素,就不是当时原有的情景了,就不能叫摄影了。
要么就分两类,(也不用爭论了),一种是原片摄影,一种是制作摄影,在照片发表时加以说明。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有点偏见,我看到好多人说过原片如何如何真实,水平多么高,等等,其实不然,摄影大赛的片子都必须后期,但有个要求不能改变图片里的内容就是说不允许随便合成,我的理解是数码摄影也必须后期,我见过影友发的后期制作和原片的对比,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什么漂亮是吧,***都有喜欢美,对色彩和视觉都有追求,胶片时期也有后期,就是说的暗房技术,我相信有一些原片党是因为不会后期,而大言不惭的说不喜欢后期,等他们对后期有点了解了以后就会利用后期制作出更加受更多人喜欢的大片。
几个观点,供参考:
1、对于摄影,作品的主要核心点,核心创意,核心效果,应该是拍出来的。从一张白纸也可以ps出很棒的作品,那属于绘画艺术。
2、后期是起***作用,弥补前期多不足,相机的缺陷,前期没有时间完成精确设置等问题。
3、分清纪实类、创意类摄影作品对后期的不同要求。
4、很多摄影作品,并非后期了就好看,一定要防止过度后期、盲目后期。
对于题图,后期有些帮助,但显得下手太重了,并没有给作品加分,反倒显得不自然。
相机宽容度没有人眼高,所以必要的时候进行hdr或者提高“氛围”等操作,是合理的,但过度之后,对画质有严重的影像,导致局部非常严重的噪点、变色、描边等现象,给作品大大减分。
另外,有些过度依赖提高对比度、饱和度的手法,也会给本来平淡无奇的作品,再减分。
举个纪实类作品的后期实例:
图1为单反拍摄原图,坐在车里快速走在四环路上,作者没有时间精确的测光、变焦,只能尽快抓拍。
数码时代,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对于摄影人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各种美化效果也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只要你能想到就可以创作出美轮美奂的作品,给人们带来视觉的享受。与此同时,很多摄影爱好者对于过度后期则嗤之以鼻,并以“照骗”而定义这种情形。
前些天,有一则新闻被炒的沸沸扬扬:湖南某地一处名曰“天空之镜”的景点,宣称花巨资打造,对外开放后,遭游客纷纷吐槽,很多游客是因为看了该景点的宣传照片后才远道而来的,可是到了实地才直呼上当受骗,因为那只是几条彩色塑料围挡做出来的“***景”,网上的宣传照片都是“专业摄影师”实地拍摄经过刀劈斧砍般后期处理后发布的。此时,用于宣传的照片成了名副其实的“照骗”。
在实际摄影创作中,对拍出来的照片进行适度的美化修饰无可厚非,否则岂不浪费了处理软件强大的功能。比如,适当调整照片的色温、色彩饱和度,修掉照片中多余的电线以及突然入镜的行人等等。
现在,国内摄影领域过度后期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纪实摄影作品也存在这种情况,而反观欧美很多获国际大奖的摄影作品在我们看来却过于朴实了。
因此,我对后期处理的态度是多数摄影题材在尊重原片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度创作,但绝不可以无中生有发生“质变”。
我是韩大宝,热爱摄影的摄影领域创作者!希望与您在网络上互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